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 《中国建设报》宋城通讯|何以“天堂” 水运平江——江苏苏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纪实之一

《中国建设报》宋城通讯|何以“天堂” 水运平江——江苏苏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纪实之一

发布时间:2024-06-30作者:佚名来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平江,是藏于苏州的绝代风华;苏州,是平江宋韵的壮丽延展。

  苏州,从春秋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但这座古城仍然保持“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苏州之名,始于隋开皇9年(589年),因城西南姑苏山始得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设平江府,取大江大河至此渐平之意称平江,名称一直沿用至明初。虽然赵宋平江已成历史,但平江宋韵却深深刻印在了苏州,流芳至今。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得水独多——水利惠吴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短短8个字,不知流转了多少人对苏杭的“天堂印象”,而其出处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范成大《吴郡志》中的“天上天堂,地上苏杭”。

  那南宋苏州何以有天堂之名?答案或许就在那一波碧水中。

  苏州,东临淞沪,北枕长江,风起太湖,潮接钱塘,是得水独多的“水乡泽国”。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吴有“三江五湖之利”,水是苏州千百年来传承的文脉和主题。

  在水一方的吴人自古就精于水利。春秋时,为了伐楚,相传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开挖一条人工运河,这条后来被叫作胥溪的河自苏州胥门起,最后在安徽芜湖通达长江。尽管这在当时是军事之需,但若从中国大运河历史的角度看,它却是江南运河的雏形,苏州也成为我国最早开创运河交通的地区之一。

  随着隋唐江南运河贯通,苏州作为重要区段之一,正式纳入了隋唐大运河的水系。北宋建立后,大运河线路基本沿袭隋唐,自此河绕城转、城因河兴。

  “柳暗阊门逗晓开,半塘塘下越溪回。炊烟拥柁船船过,芳草缘堤步步来。”这首范成大的《半塘》,就是描述当时苏州山塘河舟楫往来的盛况。山塘河本是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苏州刺史白居易带领百姓开凿的一条人工河,是古代大运河苏州段的主干航道之一。而它真正高速发展期却在南宋,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沿山塘河两岸,桥梁、寺院林立,民居、店铺、茶苑、酒肆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自宋以降,大运河的漕运功能愈发突出,苏州成为漕粮的重要源头。唐朝时,经由江南运河每年从东南地区运往关中的漕粮,不满200万石,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曾高达700万石,大批的粮食经运河漕运至开封。今天苏州的平江河便是城内最古老的河道之一。在平江路段的石家角,至今还保存着一个官府粮仓——丰备义仓。

  时至今日,运河苏州段依旧是大运河最繁忙、最具活力的河段之一,而苏州也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

  吴人的精于水利还体现在农业上。在范成大《吴郡志》中,苏州还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北宋著名水利学家郏亶说:“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而这与宋人对于农田水利的开发治理不无关系。

  宋代以来,太湖下游水患频发,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因此治理苏州水患便成为北宋朝野关心的大问题,其中以范仲淹对苏州水患治理的成效最卓。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知苏州,时值太湖汛期,“沦稼穑,坏室庐”“观民患,不忍自安”,范仲淹“询访高年”“深研利病”,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策略。范仲淹的治水措施取得了很大成就,时隔50年后成书的《吴郡图经续记》载:“范仲淹力破浮议,疏瀹积潦,民到于今受其赐”。自宋以后,历元、明、清各代,言吴中水利者,大都吸收其经验并加以发扬。自此,“人间天堂”有了最生动的一个注脚——“鱼米之乡”。

  流水入姑苏,水是苏州的命脉,也是苏州的灵魂,时时处处不期而遇,那一波碧水里,有水乡的温柔缱绻,有撩人的吴越风情。而苏州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眷顾——2020年,消失近半个世纪的中张家巷河恢复通水,沿河岸边,碧水清流,鱼翔其中,游人席堤而坐,捕捉水的倩影、聆听水的吟歌、品味水的韵致……

  四大宋碑——俯仰“天地人城”

  与平江路、山塘街等热门打卡点相比,位于苏州府学文庙内的苏州碑刻博物馆相对冷清,但这里却拥有开启平江宋韵的密钥——四大宋碑(《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也称“天、地、人、城”。其中“天、地、人”三通碑刻是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由王致远刊石,根据《地理图》碑上的跋文,其所刻之碑皆出自绍熙元年(1190年)黄裳所绘之图。

  黄裳曾担任过嘉王(即宋宁宗)府诩善,而“天、地、人”三通碑刻便是他为嘉王量身定制的教学参考资料。根据记载,黄裳当时绘制的图有8幅,流传下来的只有3幅。

  据苏州碑刻博物馆副馆长纪迪介绍,《天文图》依据北宋元丰年间星象观测的结果绘制而成,是世界公认现存最古老的星象实测图。《地理图》所绘地理位置详尽精确,跋文饱含着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帝王绍运图》上部是宋代以前的帝王世系,自五帝到南宋理宗。碑上图说以“自古及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八九,为君者亦可以知所戒矣”为论点,规劝大宋皇帝应汲取“治与乱”“离与合”的经验教训,进而维护和巩固王朝统治。

  可见黄裳所创之图并非任意为之,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目的——培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皇帝,虽然这一梦想难言成功,但三图却成为宋代科技发达的直接证明,作为“我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杰作”而享誉全球。

  在黄裳绘制8图的39年后,也就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在苏州知府李寿朋主持下,由吕梴、张允成和张允迪勒石的《平江图》诞生,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刻制最详尽的石刻城市平面图之一。

  人们不会想到,《平江图》与一场战争有关。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进犯平江,史书记载“吴中坊市悉夷为平地”。经过漫长时间的惨淡经营,苏州古城才逐渐恢复昔日风貌。为了纪念此事,李寿朋下令刻石为纪,将平江城的全貌定格在一方巨碑上。

  《平江图》描绘的南宋苏州城池,与今天的苏州古城在平面轮廓与街巷布局上基本一致。从环绕城市的城墙和水陆城门,到密织交通网络的街巷与河流、宅第园林、百姓集市,甚至一棵树都跃然碑上。

  “丁巳秋八月郡人叶德辉朱锡梁督工深刻”,这是刻在《平江图》的一行文字,了解《平江图》的人都知道,碑上没有标注刻石年代,那这段文字又是从何而来?

  据纪迪介绍,《平江图》碑原嵌于苏州府学仪门内,历经近700年风雨沧桑,早已淹没在文庙荒草中。直至1917年,编纂《民国志》的一批学者特地来到文庙,在整理故物旧碑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块巨碑。此时的巨石已被岁月侵蚀得图文漫漶,碑的左下方还缺失了一角。碑刻图文的损坏或缺失会严重影响其文物研究价值,所以,当时的学者们经过论证,决定将此图碑深刻。今天人们看到的《平江图》便是深刻后的模样,它给后人再一次读懂姑苏城的机会。透过石碑上交织的线条,我们恍若跨过历史尘烟,径直走进宋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平江路——藏着半座姑苏城

  明朝之后,虽然平江已成为历史,但平江宋韵却融进了古城肌理,作为路名留存,见证了这段历史。

  平江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约1606米,是古城中现存历史风貌最为完整、水乡特征最为典型的街巷,有“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之说。

  要想弄懂它与苏州古城之间的渊源,还要从融汇苏州前世今生的《平江图》说起,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到,古城在当时呈现纵横交叉、水陆结合、河街并行的双棋盘布局。所谓双棋盘布局,就是水道与地面道路相互依存共生形成网络,犹如将两张围棋棋盘交错地叠在一起。今天的苏州老城区大致保留了与图中相似的格局,而平江路便是最重要的实物例证。

  通过对照现状图与《平江图》,现有街道、河道、桥梁与800年前《平江图》记载状况大体一致,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

  沿着平江路,胡厢使桥、积庆桥、雪糕桥、寿安桥、思婆桥等沿平江河从北至南,河上共有17座桥跨越,这些桥梁多为宋代遗构,在《平江图》中均有清晰的标注。沿河两岸粉墙剥落,让人顿感岁月沧桑,而这正是苏州“守护”平江的用心之举。据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了让平江路的格局格调始终不变、风华依旧,当地一直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所以粉墙脱落并未刷白,其目的就是保留原初模样,呈现历史沧桑,完整保留苏州古城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方式,让传统与现代相呼、古老与年轻相应。

  如果说小桥架起了绵柔的水乡,那么街巷则是围起了繁华的城市。沿河两岸散射出许多小街巷,往西有九巷,往东有八巷。风雅的苏州文人赋予这些小巷美丽的名字:大儒巷、中张家巷……其中,中张家巷最具吴越情味,苏州评弹博物馆与中国昆曲博物馆就坐落在此。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驻足桥边,昆曲《牡丹亭》唱词隔河传来,600多岁的昆曲轻柔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拐进街巷深处,“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苏州评弹《声声慢》韵味悠长,百转千回……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佳人独立、吴侬软语,平江路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江南水乡的全部想象,这般玲珑别致的风貌,这般温柔缱绻的风情,这般留恋不舍的深情,即使放在今天的诸多江南小镇里,也是独领风骚。

  从苏州回首平江,满眼都是时光倩影,有千年文韵绵延传承,也有发展脉动生生不息,诉说着平江往事、聆听着苏州故事。

  本栏目由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

  

  常越

  2024年6月17日《中国建设报》头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6/28/art_8642_112832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