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城市拆迁 > 江苏:依托坚实基础 持续『更新』再发力

江苏:依托坚实基础 持续『更新』再发力

发布时间:2022-06-03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前期,江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了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系统谋划、工作统筹、项目实施等方面为推动城市更新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江苏将持续发力,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更好开展。

  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消除工程——

  去年8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目前已完成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目标任务,进入全面整治阶段。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共审核存在疑似安全隐患的建筑23982栋、3528.7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6.15万户,“十四五”时期将实现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清单化管理、动态化销号。

  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

  据统计,江苏现有城镇燃气管道11.7万公里,城镇排水管网超9.9万公里,城镇供水管道12.98万公里。目前,全省已推动实施了系列行动,包括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等。2021年,全省两个城市入选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十三五”以来,全省改造城市易淹易涝片区900多个,实现城市易淹易涝片区动态清零。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供水能力达320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比例约99%。国务院对江苏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督导以来,全省累计消除697公里老旧管道。下一步,江苏将持续开展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工程——

  江苏在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面上工作的同时,相继探索了适老住区改造、宜居住区建设等“升级版”工作。从2019年开始,推动小区内外联动成片改造,开展了一批省级宜居街区试点。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改造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1万多个,受惠居民超过330万户。“十四五”期间,将完成5000个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60万套以上。

  低效产业用地活力提升工程——

  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江苏许多开发区、产业园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低效用地再开发,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带来传统办公空间、商业综合体过剩,也需要进行功能转换。江苏将积极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加强闲置低效厂房、仓库等更新改造。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

  2022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尽最大努力保护了大批历史文化遗存,目前,全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33个、历史文化街区56片,拥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和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江苏将坚持应保尽保、以用促保,强调保护利用传承有机结合,使保下来、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建设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城市生态空间修复工程——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1年5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委宣传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公园协会共同发布了《新发展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江苏倡议》。今年,江苏省政府将100个“乐享园林”小型绿地活力空间建设列为民生实事,推动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多功能效益,不仅满足百姓乐享需求,也成为城市重要的碳汇空间、海绵载体和生物多样性场所。

  城市数字化智慧化提升工程——

  2022年2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将建设数字经济强省作为战略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等软环境,也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的支撑。江苏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的互动结合,与城市更新行动一体化推进,通过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推动城市智慧建设、管理,助力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5.30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205/20220530_7664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