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城市家具治理提升,从细微处改善家具的舒适性,提升城市颜值。截至目前,北京市520余万件城市家具已纳入网格化管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边角地增设充电柜巧解“窗下难题”
生活越来越好,市民对楼院、胡同的公共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限的公共空间也需要不断“购置”新家具,既有常见的路灯、长椅,又有居民最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在胡同里装几组充电柜不仅要考虑场地、电源、服务范围等问题,还要解决“窗下难题”。由于东城区灵光胡同较窄,不仅要考虑安置充电柜的位置,还要考虑停车的问题。为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经过安定门街道、居民等各方商讨,不仅在灵光胡同东口设置了充电柜,还在西口增设了3组充电柜,让居民不仅有了充电设施,还保留了充电柜周边区域的停车空间。
“窗下难题”不仅胡同里有,老旧小区里也有。官书院小区改造充电车棚就遇到了类似的难题。由于底层居民的房屋处于半地下,车棚几乎就在窗前。安定门街道与充电车棚的建设单位反复沟通,不断完善方案,一方面将车棚的充电桩移至远离窗口的区域,另一方面将车棚原本的平顶设计成斜顶,不再遮住阳光。
充电柜不仅是居民生活刚需,还是保障安全的一道闸。新增设的充电柜还具备防爆防火功能,避免了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损。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安定门街道采取指导单位建设、引入企业投放、街道出资建设三种方式,推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充电设施179处,可提供充电接口2632个,基本满足周边居民的充电需求。
电箱电柜“三化”为居民休闲留空间
电箱也是城市家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北京市发布的《城市道路城市家具设置与管理规范》中明确了电箱小型化、隐形化、景观化的“三化”要求和“多箱合一”设置要求。
在西长安街街道双栅栏胡同与北新华街交汇处的三角地,箱体的优化和整合项目正在进行。
三角地南侧铺设了人行便道,北侧设有7个充电柜和变电柜,还有2个电箱。其中较大的电箱足有3米多宽,几乎将后面的绿地完全挡住。今年7月,西长安街街道经过商议决定将该片三角地的改造纳入2024年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中,通过“三化”和“多箱合一”,对电箱、电柜进行优化。据悉,这些电箱、电柜的产权单位涉及电力、路灯、通信、交通等多个部门,经过与各方协调,目前都已找到妥善的安放地点。根据施工方案,电力的电箱将会进行“多箱合一”处理,由3个合并成1个,把一些箱体迁移入建筑物,从而实现“隐形化”,另一些箱体将通过缩小体型、进行适当装饰或喷涂,达到小型化、景观化的效果。
“精品工程”让老街告别杂乱局促
昌平区政府街周边机关单位、教育机构、商业设施林立,再加上地铁昌平站也坐落在这条街上,每天早晚高峰期间车流人流汇集,由于人行便道狭窄,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不畅。
今年,政府街实施了环境提升“精品工程”,老街迎来了新生。新增设了公交港湾,公交车进出站井然有序,一些公交站台还增加了候车棚。早晚高峰也不再拥堵,人行道上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行人日常通行也更加顺畅。
“精品工程”实施后,城市家具设置更合理,通行环境也更顺畅。过去政府街老街的人行便道宽度仅有2.5米,由于本身空间有限,一些城市家具只能设置在设施带外,挤占了通行空间。改造过程中,通过压缩沿线单位的门院墙,将人行道从原来的2.5米拓宽到4米,空间大了,城市家具的布置就能更合理。位于政府街上的地铁昌平站在建站之初并没有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停车位,通过改造,地铁站周边不仅增设了非机动车存车架、停车位,有关部门还撤除了沿途冗余的60余个标识牌,通过架空线入地、“多杆合一”等方式,减少线杆40余根。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10.17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