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 《新华日报》民生优先,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新华日报》民生优先,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0-14作者:佚名来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江苏社会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金秋时节,江苏大地一派丰收的喜悦。克服多种灾害天气,今年江苏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674元,比2012年增长134.8%,年均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缩小至2023年的2.07∶1,江苏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力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倾情最大民生,保障群众获得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身份多元、自由择业、自主创业逐渐成为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始终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就业创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近3年来,江苏城乡就业人口稳定在4800万以上,居全国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万人以上,占全国的1/10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经济大省、就业大省,江苏在促进本地劳动者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同时,还积极吸纳外地劳动者。外省劳动力同等享受江苏本地就业创业服务和免费技能培训等政策扶持。去年全省吸纳111.4万名中西部脱贫人口在苏稳定就业,他们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西部家庭带去了稳定收入。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招聘黄金期,相关部门的就业服务从原来的线下大型招聘改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通过直播招聘、网上招聘、线上面试、校园招聘等各种方式将岗位送到求职者身边。9月25日,“职引未来——2024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江苏站暨秋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江北大学城专场在南京工业大学启动,来自全省众多产业领域的248家用人单位现场发布人才需求8000余人,其中月薪过万元岗位超过42%。

  如今的江苏,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创响江苏”品牌深入人心。去年江苏累计支持30.77万人成功自主创业,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4.28万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1.6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我省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全民、从差别到统筹的7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为目标,持续推动应保尽保。率先建成省级集中覆盖1亿人基础信息的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促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

  “十二五”起,我省每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6年起,根据国务院部署,统筹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并逐步统一调整办法。

  截至去年底,江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100.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4万人。年末全省企业年金建立企业账户数6323个、职工账户数79.66万个,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6.8%和8.2%。

  回应最急关切,增添群众幸福感

  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社会事业中,江苏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刻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老人机用不了“医保码”,看病忘带医保卡只能回家取……这些均已成了“老黄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江苏医保系统利用新技术推出“一码付”“刷脸付”“信用付”“亲情付”等一系列就医多元付费方式,以服务“小切口”回应群众“大关切”,受到参保群众的肯定。

  “以前排队‘人挤人’,现在‘面对面’刷脸就能完成就医结算!”在江苏各地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参保群众对医保支付的便捷发出由衷赞叹。去年9月1日,全国首家医保“一码付”服务在徐州第五人民医院上线,连云港、苏州等地也陆续开通应用。宿迁市医保码结算占比已突破64.7%,参保群众看病逐步养成“刷脸”就医习惯。

  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巩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是重中之重。2023年,全省共有各类注册登记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580个,其中养老机构2419个、儿童服务机构54个;社会服务床位44.3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42.8万张、儿童服务床位0.4万张,充分保障了“一老一幼”兜底服务需求。

  一张适老化护理床、一个紧急呼叫按钮、一个床边扶手、一台生命体征监测仪……这一个个“小”设备共同织起南通市通州区600多户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安全网。通州还为全区1000多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居家上门服务。家住通州区金沙街道的丁何群老人感慨:“助老员小孙上门帮我打扫卫生、洗头剪头、做饭送药。我一个人住,真离不开他们的照看……”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江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数字显示,2023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1.56万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78所、专科高校90所;共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超过160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62万人。

  提升社会文明,共建群众安全感

  今年4月,住在南京市大阳沟57号的老居民喜气洋洋搬进了新家。这处几十年房龄的老房子,历时1年完成原址翻建,焕然一新。“以前做梦都想有个带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现在终于如愿了!”居民谭运珍乐呵呵地分享住房变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百姓居住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江苏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4.1平方米、60.9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增加38.4平方米、51.2平方米。

  数据背后,工程艰巨。2008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315万套,900多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出棚、解危、安居”。累计改造老旧小区约1.4万个,总惠及居民约500万户,其中2000年底前建成的小区占比达90%。

  在城市,老旧小区重焕青春,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在乡村,环境面貌深刻重塑,成为回得去的“乡愁”。

  江苏在乡村建设上打出“塑形”“留魂”“强业”组合拳。18.9万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全覆盖,665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平均年收入分别增长约34%和22%。2018年以来,江苏累计有超过50万户农房得到改善,150多万农民群众住上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

  从安居到宜居,离不开基层善治。江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矛盾的前端预防和源头治理。全省建成运行县级平台86个、镇级平台1218个,基本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立全国首家省级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构建以警情为触发的风险感知和预警预防体系……社会治理数字化的触角不断延伸,群众诉求得以“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社区成立“外墙改造小组”,居民自筹资金、提出方案,施工翻新……一年多下来,房龄近20年的苏州工业园区玲珑湾二区16幢房子的“补丁墙”焕然一新。“人心齐,泰山移!居民在社区党委带领下,从‘配角’变‘主角’,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玲珑湾社区党委书记宋爱清说。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规范基层议事协商程序、创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说事、百姓议事、民主评议等活动,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广度与深度有了较大提升。

  

  记者 黄红芳 唐悦 白雪 倪方方

  2024年9月29日《新华日报》头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9/30/art_8642_113759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