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地铁打围施工,又喜又忧。喜的是以后出行更方便了,忧的是害怕施工噪声太大,影响生活。没想到工地管理得很好,下班回家几乎听不到施工的声音。”居住在四川省成都市地铁10号线人民公园站施工工地附近的孙先生说。
该工地位于成都市中心区域,临近人民公园,又毗邻诸多居民楼,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为了避免施工噪声扰民,成都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施工现场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施,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场区噪声。噪声超标时,系统会自动发出短信通知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噪声进行核查并及时登录“智慧工地”平台回复,为施工工地按下“静音键”。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施工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破解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广东、江苏等地探索出科技赋能之路——充分运用大数据汇聚分析、物联感知、AI(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以及噪声监测设备等,为工地噪音预防和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支撑。
广东省深圳市创新打造工地噪声监管“远程喊停”模式,在工地设置“噪声、视频监控和远程喊话”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运用远程视频监控,配合声学相机、开发AI算法,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抓拍,如同一个个“远程捕头”,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线上“喊停”,迅速督办。
同时,为了破解实践中遇到的在线监控取证难、背景噪声扣除无标准等问题,深圳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污染智能防控技术指南研究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稿,提出了施工噪声在线监测(包括视频、远程喊话单元等)技术和管理要求以及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储存要求和噪声超时超标行为的智能研判方法等。
除了智慧监管,深圳市部分工地引入气承式基坑气膜工艺进行降噪。在眼科医院二期工程项目中,市民远远地便能看见一张巨大的“薄膜”覆盖了整个基坑。原本基坑内的桩基施工和土石方开挖破除岩石会产生较大噪声,如今在这张“薄膜”的包裹下,噪声小了很多。据介绍,气膜覆盖基坑面积约4200平方米,膜体展开面积约8400平方米,膜内空间最高净空约25米。在气膜内作业时,可以有效隔绝基坑内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噪声。经现场检测,项目正常施工时,膜外噪声优于现行规范场界的70分贝要求,将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有了气膜的加持,还可以减少外界天气对施工作业的影响,有利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作业时间也更有保障。
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钟岚里工地现场,施工人员站在基坑内,正在开展一系列作业。抬头望去,一张大大的“蓝色遮阳伞”覆盖在基坑之上。这是南京市启用的首个防尘降噪“天幕系统”。该系统采用全覆盖的方式,共设置5个电动天幕单元,实现基坑核心区域全覆盖,覆盖面积达4250平方米。这张“巨幕”之下,“露天作业”变成了“室内作业”,不仅看不见漫天飞扬的尘土,也听不到刺耳轰鸣的噪音。自“天幕系统”启用以来,项目的噪音投诉大幅度减少。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则依托“城市大脑”,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建设开发工地噪声扬尘监管平台。在对接12345平台、厦门市数据共享平台等多方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在建工地基础信息库,掌握在建工地项目名称、管理负责人、项目实施阶段、设备在线状况等信息。
目前,辖区189个工地已安装噪声扬尘监测设备164套,设备覆盖率达86.77%。当感知到工地持续20分钟噪声、均值超过50分贝时,设备可通过智能感知系统生成预警事件;车载式噪声扬尘智能化巡查设备同样能及时发现噪声超标问题。工地噪声扬尘监管平台上线以来,共生成噪声预警事件4600余件。这些预警事件进入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一网统管”线上指挥体系,自动关联并派发至施工单位、驻街城管中队等相关单位,推进调度和处置。此外,平台会对噪声超标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并形成月报告,统筹群众投诉中的重点地域、时段等信息,针对性加强噪声防治。相关负责人表示,湖里区通过“城市大脑”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探索出以创新为驱动的城市治理模式,促进了城管执法与市政建设的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跨部门的协同治理。
在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噪音污染,各工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让城市“静”下来,“天幕”、隔音降噪屏障等降噪“神器”成为工地的一道别样风景线。
地铁8号线下瓦房站的施工场地内设置了连续的隔音降噪屏障,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噪声监测仪采集数据,动态掌握相关情况。现场负责人说:“我们会根据噪声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地铁11号线文化中心项目现场,移动式隔音屏可以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进行围蔽,同时根据施工区域周边的情况随时调整高度。据了解,这种移动式隔音屏能够有效降噪20分贝,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安装了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显示屏,实时公示噪声数据。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从细微处着手,加速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施工方法,提升文明施工水平,让绿色成为文明施工的底色。”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09.23苏鸢
上一篇:山西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篇:宿州纵深推进供水全流程延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