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气”查处现场
巴特正在专心“工作”
近年来,江苏积极聚焦瓶装液化气市场、燃气管网等燃气重点领域,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手段,推动瓶装液化气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实现对燃气管网的细致“体检”,防止“带病运行”。针对餐饮行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江苏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堵住“隐形漏洞”,确保防患于未“燃”。
摸清底数
智能监管助力打击“黑气”
一直以来,用户底数不明、配送地址混乱,是瓶装液化气管理的一大难题,也为“黑气”市场提供了环境“温床”。为解决这一源头问题,江阴市创新与公安系统开展协作,通过住户门口张贴的数字门牌二维码,将实名制信息及具体准确地址采集至智慧燃气监管平台中,构建燃气用户数据库及钢瓶流转跟踪记录,严防气源流入“黑气”贩子手中。
“以前燃气地址没有进行统一管理,经常同一个地方对应了不同地址,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少瓶装液化气,有多少空气瓶,都无法查证核实。和公安系统数字门牌对接以后,送气人员在初次配送时,通过APP扫描数字门牌,调取住户标准地址取代以前地址,再结合平台中的配送记录,实现对用户数、气瓶位置的精准掌握。如果发现门牌损坏、掉落等情况,送气人员还能通过系统反向上报给公安,推动门牌完善。”江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副局长叶青说。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江阴市还同步抓好配送端环节,在硬件设施方面,建立了智慧燃气监管平台,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和处置于一体,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纠”的监管体系。结合钢瓶绑定的二维码“身份证”及扫码充装、配送、回收气瓶等机制,平台可对钢瓶流通实施全链条管理,如通过配送实时定位与燃气用户地址进行比对,超出范围立即预警,及时阻断潜在违法行为。
对于人员管理,江阴市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配送队伍,全市223名送气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纳入企业及政府监管。明晰的积分考核细则,充分调动了送气人员的积极性。
“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告知整改,回收、运输、配送非本单位权属的钢瓶等,这些都是要扣分的,严重的会取消送气资格。如果工作中提供了‘黑气’相关线索,也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江阴市安达燃气有限公司的送气人员胡慧明说。
在打击“黑气”过程中,江阴市注重加强协作,江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与检察院、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盐锡支队、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签订六方合作框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一旦发现“黑气”线索,立即开展联合执法。与公安、应急等部门联合开展的“蓝剑行动”,对一起燃气违法行为实施“收网”,成功查获一个非法买卖“黑气”团伙,共抓获嫌疑人12名,案件成为无锡地区首例、省内第二例宣判的燃气安全领域危险作业案。2023年以来,会同公安机关共开展20余次联合行动,打击“黑气”点32个。
“车犬联动”
守护管网严防“带病运行”
说起可以立大功的“汪汪队”,人们熟知的有警犬、导盲犬、搜救犬等,但在常州市,有一只专门用来检测燃气泄漏的嗅探犬。嗅探犬与激光检测车完美配合,实现燃气泄漏位置的精准快速定位,缩短排查时间,进一步守护燃气管网安全。
在常州市莱茵花苑小区,嗅探犬巴特正在专心“工作”。巴特是一只比利时马犬,正式上岗已经4年多,它的嗅觉灵敏度是人类的100万倍,查找燃气泄漏点是它的强项。
在巴特开始巡逻之前,工作人员先驾驶激光检测车进行巡察,检测车搭载了国际最先进的第4代激光分析技术,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及国内安全云存储,提供超高精准燃气泄漏快速检测,检测精度达PPB级(十亿分之一),能够实时判断气体性质、浓度及泄漏范围,最大覆盖范围达150米。在检测车排查出可疑区域后,工作人员会立刻派出巴特进行“精准定位”,一旦有疑似泄漏点,巴特就会卧下发出“警报”,鼻子还会定在具体点位上,方便工作人员再用高精度专业检漏仪进行验证复测。因为经受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巴特在很多复杂环境下能够瞬间捕捉到目标气体,并且在工作中就算碰到其他动物朋友也不会分心。
“车犬联动”检测模式相对于纯粹的人工检测,速度更快、精准度更高、可测范围更广,能有效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据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检测车可以侦测路面的情况,但一些复杂路段车辆却无法进入,这时嗅探犬就派上了大用场,它能够快速精准地找到具体位置,减少手持检漏仪误判概率,大大提高燃气管网的巡检效率。
对于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压线周边等重要区域的管线防护,常州市也有“实招”。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产生的杂散电流较多,会对埋地钢管产生冲击,久而久之就会腐蚀钢管,造成用户供气中断,甚至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传统的管网阴极保护电位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一年4次,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人工测量周期较长且数据不连续,效率较低,有时还会产生误差。”据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管网部副经理陈斌介绍,为减少管网“生病”风险,常州市在重点区域设置阴极保护远传监测装置,实现不间断监测,同时埋入牺牲阳极包,通过在被保护管道处连接电位更负的金属合金作为阳极,使被保护的管道阴极极化,从而消除或减轻管道腐蚀速率。
引导“双改”
消除餐饮场所用气隐患
“街道给予我们一定的经济补贴,帮助我们将瓶装液化气改为管道天然气,用气更加安全了,顾客到店用餐也更加放心了。”“我们在政府指导下进行了‘瓶改电’,大约花了15天时间,一步到位完成,顾客反响很好,环境干净许多。”在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起自家店里前后的变化,多家餐饮商户连连称赞。
近年来,盐城市全面摸排辖区内使用燃气的餐饮等重点场所底数,建立专项台账,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切实加强对餐饮等重点场所用气安全管理。对不符合安全用气条件的餐饮等重点场所全面实施“瓶改管”“瓶改电”,在手续审批、材料采购、队伍组织等方面强化指导服务,引导商户算好经济账、安全账,充分调动广大商户“瓶改管”“瓶改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餐饮场所燃气改造更新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盐城市累计“双改”17986户,其中“瓶改管”2269户、“瓶改电”15717户,包括餐饮场所,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餐饮场所瓶装液化气动态清零,燃气风险隐患大幅降低。射阳县、亭湖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灶具下乡”,为“三类人员”提供“灶管阀”更换、燃气报警器安装,为“瓶改电”提供兜底式保障,以配送电磁炉、电饭锅等形式引导用户主动改电,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
依托“一张表、一张图、一张网”,2020年起,盐城市还研发并推广应用了“盐城市餐饮场所燃气预警系统监管平台”,打造五大业务流程,由市、县两级7×24小时专人值守,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餐饮场所用气安全管控。平台运营以来,预警预防泄漏事件227起,有效减少燃气安全事故发生。2023年9月底,盐城市餐饮等重点场所工商业级燃气泄漏保护装置安装全覆盖,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预警平台设备绑定率、在线率均达到100%。
王 璇
2024年7月31日《中国建设报》专题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