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宜居农房,是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生活品质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北京市自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抗震节能农宅建设试点,通过科学引导和“以奖代补”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农民新建翻建或加固改造农宅,目前已完成抗震节能农宅建设75万余户,农民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农宅使用周期由原来的二三十年延长到了四五十年。通过10余年来持续推动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推广工作,北京市彻底扭转了农房建设“随便干”的局面,牢固树立了“科学干”的新风尚,朝着高质量农房建设的方向持续迈进。
实施农宅节能措施后,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4至6摄氏度,夏季室内温度可降低5至6摄氏度,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和舒适度,被群众誉为“暖心暖居的惠民工程”。通过政策引导,现在不仅圈梁、构造柱等抗震设防措施和节能门窗、保温层等绿色节能措施成为农民建房的“标配”,也将厨房、卫生间等挪进屋内,既解决了冬季做饭冷、如厕难等问题,也改变了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农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从当初试点“抓阄派任务”的几百户,到深入人心后的“争先恐后”最多一年十几万户,从“要我建”向“我要建”根本转变,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政策已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绿色安全建设模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行动自觉。
坚持党建引领是工作之“魂”。北京市围绕农村“居”字做好文章,从住有所居到节能安居,从绿色宜居到低碳康居,深刻诠释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区、镇、村各级基层党组织作用,以解决百姓生活实际问题为根本遵循,把好事真正办到农民心坎上。不断建机制、出政策、强服务、抓落实,扎实推动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调查研究是工作之“根”。通过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提出中肯建议、与基层干部交流座谈等形式,看实情、听实话、办实事。将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可行性强的支持政策,通过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完善,形成了“十四五”时期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制定危房改造、超低能耗、绿色建材选用等农房建设支持政策50余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体系。
坚持联动是工作之“策”。明确“体制机制建设并重、服务与管理并举”方针,完善市、区、镇、村四级农房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市委市政府将抗震节能农宅建设等工作列入“实事民生工程”。实际工作中,强化农房设计、乡村建设工程管理、政策支持、监督检查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职责分工,规范农村宅基地上建房审批、施工、验收等流程。建立联合检查机制,每年至少组织联合监督检查2次,每月开展抗震节能“双随机”检查1次,加强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提升农房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
坚持农民主体是工作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讲清农房政策,征求农民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在要不要改、如何改、如何建等关键问题上,让农民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在政策引导的基础上,发挥农民主人翁作用,通过“农民拿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逐步了解、接受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政策和技术方案。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之“源”。持续开展“送政策、送知识、送标准图集”三下乡活动,对区、乡镇、村农房建设管理人员进行政策宣讲;每年开展以农房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性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完善乡村建设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充实农房建设技术力量,从源头为农房建设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对农民进行建房基本知识、使用安全及维修保养常识等方面的宣传,强化安全和绿色发展意识。
坚持试点先行是工作之“基”。先后开展房山区韩村河村、通州区皇木厂村节能改造试点项目以及密云区张家坟村、房山区龙门台村整村改造示范项目。按照“先试点、再示范、后推广”的步骤稳妥推进,结合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实际,从设计、施工组织到竣工验收实现全过程跟踪指导,农房建设质量和节能效果得到大幅提高。“室内温度上来了,多年没开的花竟然开花了!”“你们看这窗户多结实,屋里也暖和多了,冻不着喽!”农户们用最平实的话语,说出了最质朴的幸福。
坚持科学指导是工作之“纲”。围绕农房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深耕细作,组织开展北京市绿色农房建设技术指标体系等课题研究10余项,开展农房抗震加固技术等振动台实验16次,编制《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等地方标准、示范图集30余项。编制《农村住宅主要建筑材料选用简易手册》,引导农民选用绿色建材,避免城市建设中的淘汰和落后建材重新流向农村。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政策宣传视频和建设技术小视频发布到“首都之窗”“安居北京”等微信公众号上,方便村民建房查阅。发挥全市各大建筑业企业技术与管理优势,在建筑造价、招投标、施工、监理、节能技术等方面为农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