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聚焦民生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发力绿色低碳新赛道 跑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发力绿色低碳新赛道 跑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9-14作者:佚名来源: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新华网合肥9月8日电(李东标)近日,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引江济淮安置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见不到尘土飞扬、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干净的施工现场,以及整洁大气的围挡。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及车辆冲洗平台处,还设置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提升了扬尘监管和治理效能,全力守护“安徽蓝”。

  从“绿色工地”到“全过程绿色建造”再到“零碳建设”,近年来,为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安徽省聚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这一新赛道,向“绿”而行,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发展,跑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运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的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装配式建筑实现造汽车式建房

  16天完成988根桩基施工、33天完成基础结构工程、10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8月28日,经过短短150天的施工,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的科创实验学校项目全面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成为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堆叠框架体系建筑。

  “我们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的理念,将施工地点从工地搬进工厂,打破了生产顺序的空间约束,实现工厂与现场的‘并行施工’,可节省70%以上现场用工量、减少超过75%的固体废弃物,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广德市科创实验学校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郑吉昌说。

  据了解,与传统建造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缩短工期、品质优良可控等优点,能有效减少噪音、粉尘污染,同时装配式构建可通过循环利用方式节约资源,助力建筑行业节能环保降本增效。

  

  广德市科创实验学校项目(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近年来,宣城市通过开展政策宣传、组织技术培训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推动装配式项目落地,依托基地建设,提升宣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带动建材、节能等相关产业发展。今年前7月,宣城市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 231.15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46% 。

  为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标准升级,安徽省在全国率先编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技术规程》《装配式钢结构低多层集成房屋技术标准》等,有效助推了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不久前,合肥市巢湖映月湾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小区获得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这是迄今为止安徽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住宅小区项目。

  

  合肥市巢湖映月湾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小区(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2022年,安徽省新建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其中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6.6%。今年1至7月份,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42.11%,位居全国前列。装配式建筑发展多项经验和技术被住建部列入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在全国推广应用。

  此外,安徽省还安排省级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合肥、芜湖、黄山等12市开展省级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区域试点建设,累计推广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科技赋能让建筑更“聪明”

  在蚌埠市光伏建筑监测智慧平台上,不仅实时显示着光伏电站的运行实况,各个光伏建筑项目的发电数据也一目了然。

  作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地处淮河之畔的蚌埠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利用这个智慧平台,我们可以掌握全市重点光伏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蚌埠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实现了关键数据要素可视化呈现和一屏统管,实现能耗和碳排放指标可视化管理和一张图呈现。

  

  蚌埠市光伏建筑监测智慧平台(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去年9月,安徽省印发《安徽省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既有建筑运营降碳行动,开展既有建筑基本信息调查,逐步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立建筑运行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系统。结合城市体检,对既有建筑节能基础数据开展定期评估。

  为此,蚌埠市利用现有光伏电站资源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完成综合态势、电站详情、数据统计等平台功能开发和数据汇聚,在全省率先建设光伏建筑监测智慧平台,今年2月正式上线运行。

  “智慧平台对重点光伏电站设备进行自动监测和动态实时感知,自动统计分析节能减排状况,为合理分配区域用能指标提供决策依据。”负责平台运维的莱特集团信息运维分公司经理何庆说。

  目前,蚌埠市光伏建筑监测智慧平台已接入88家重点光伏电站,通过对光伏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光伏建筑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同时,该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光伏建筑提供更加精准的运行建议和优化方案。

  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安徽分年度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对高于同类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平均水平的公共建筑,支持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对高于同类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平均水平的居住建筑,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开展节能改造。

  “外墙保温改造后,天气降温时明显感觉房屋比以前更温暖了。”在六安市舒城县,不少年久失修的小区重换“新颜”,让很多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得益于当地实施的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去年,舒城县对4个社区18个连片小区及周边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包括外墙翻新、落水管修缮以及电路改造等。同时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小区,试点实施外墙外保温改造,改善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提升住宅的节能效果。

  围绕既有建筑运营降碳目标,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强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强化既有建筑拆除管理,着力减少既有建筑能耗和碳排放。下一步,还将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力争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闲置屋顶变身绿色“充电宝”

  初秋时节,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太安村,一排排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特别惹眼。据了解,这种建在屋顶的“充电宝”采用了“光储充”技术,不仅可以给家里的空调、照明和直流电器供电,还可以给汽车充电。

  据了解,居民建筑屋顶除了铺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配备了储能电池和交流充电桩,大幅降低了成本和集中式储能的安全风险,实现了用电和发电平衡。同时,多余的新能源电力还可以上网,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铺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太安村农房(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在安徽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副处长胡浩威看来,“光储充”技术是一种通过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对外部供电依赖的方式,与传统的煤炭等能源发电相比,可以实现“零碳”排放,使建筑成为一座“绿色发电厂”,赋能建筑更低碳、更智能。另外,“光储直柔”技术从设计目的上具备清洁能源的特质,也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新途径。

  “让房子变成大型充电宝”,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今年9月,安徽省首个低碳办公园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项目将全部竣工。

  作为由合肥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的集技术成果产业化、技术成果转移、技术资本金融服务于一体集成研发、中试和技术转移的综合性办公园区,该项目新增屋面光伏1.1兆瓦,配置了光伏直流空调系统、光储充换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项目效果图(安徽省住建厅供图)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浩介绍,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推进新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实现低办公园区碳排放水平降低20%以上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近800万元,降低了新技术带来的增量成本。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动省级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推进光伏、光热、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试点建设。规模化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022年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6845万平方米,新增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128万平方米,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3300兆瓦。

  通过实施建筑节能降碳行动,安徽省基本实现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进一步优化,建筑碳减排扎实推进。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建筑能效较2020年提升30%,星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育皖北、沿江、省会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公共机构实施不少于150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城镇浅层地热能、空气能采暖制冷应用建筑累计新增面积不低于500万平方米,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

  安徽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陈必喜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提质增效,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行动、既有建筑运营降碳行动、建筑用能结构优化行动“三大行动”,推进建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促进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dohurd.ah.gov.cn/zx/mtjj/569071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