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案例 > 谁不希望自己的村庄好?

谁不希望自己的村庄好?

发布时间:2022-07-21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盛夏时节,走进“中国第一甜县(区)”——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只见青山秀水间,蔗海翻腾,美不胜收。左江之滨的驮卢镇伏廖村、黑水河畔的新和镇卜花村、白头叶猴保护区边的罗白乡渠咘屯……一个个村庄都焕发着无尽活力。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广西唯一入选的县(区),江州区坚持全域推广的创建思路不动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全区831个自然屯从基本整治开始,递进逐级提升,从此旧貌换新颜。

  规划先行
深挖乡村资源禀赋

  卜花村,景如其名,风光秀美,潜质突出。

  “政府到村里宣传,说要搞民宿、高山漂流,村民们很不解。我们村路不宽、环境差,谁会来?”新和镇卜花村党总支书记卢娟回忆称。

  为打消村民顾虑,江州区请来了浙江省专业机构对黑水河沿线整体规划,并成立工作专班,开会宣讲,走屯入户解释政策。精美的产业规划图、就近就业的可观收入数据,终于说服了村民。在共同缔造理念倡导下,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到乡村整治活动中。

  2年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卜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3米宽的通屯水泥路,变成了6米宽的沿河观光沥青路。原来外形各异的农房,统一改造为白墙黑瓦坡屋顶,与黑水河相得益彰。

  一湾黑水河,两岸壮家村。产城共发展,富裕奔小康。

  新和镇也发生了变化——工业产值逐年提升,旅游业态效益渐显,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位于集镇上的崇左市乡村振兴培训学校,是江州区共同缔造活动培训主基地,2019年至今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700多批、超过3万人次。

  依托学校的有利条件,江州区同时组建师资库,先后培训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乡村建设工匠等累计4000多人次,成为开展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党建引领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来到江州镇保安村叫豆屯,村头是一面颇具乡土气息的墙,前边的小花圃里,花儿开得正艳。屯里走一圈,可见就地取材搭建的党群议事草庐、蜂农草堂,还有旧屋改造而成的村史馆。

  十步一景,百米一园。谁曾想这个乡土特色浓郁、整洁美丽的村庄,几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后进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过去的真实写照。

  曾有人想过改变现状,但村集体经济薄弱、组织软弱涣散,做事谈何容易?

  2019年,江州区从本级财政中拿出1000万元,鼓励各村屯争创“先进”。资金不搞平均分,积极性高的村屯优先获取。

  “谁不希望自己的村庄好?”叫豆屯党支部书记庞世玲认为,村屯评比排名靠后,干部脸红,村民也觉得没面子。保安村14个村屯,此后半年换了6个负责人,有能力平庸者自动辞职的,也有被村民“轰下台”的。

  一批年轻有为、敢干善成的党员被推举为村屯负责人,成为带领村民搞建设的“领头雁”。叫豆屯负责人陆海光是一名党员,他按照共同缔造理念,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加入建设队伍——头发花白的阿婆背着孙子来扫地,小学生帮提水。村民在下雨天穿着雨衣挖沟渠,晚上打着手电筒装排污管……

  叫豆屯原本在保安村内部评比倒数,后来一跃成为全市的明星屯,成功获得了奖补。

  保安村党支部书记王育敏介绍说,该村规定参加公益劳动的农户可获积分,用来在“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用品。通过调动群众参与,人工支出“一增一减”,达到了“小投入、大变样”目的。

  多方合力
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竹林茂密,农田环绕,环境清幽,距城区人口最密集处车程不过15分钟。诸多优势加持的江州镇板麦村狮环屯,多年来却从没“出圈”,依旧贫穷落后。叫豆屯大变样的消息传到这里,刺激着村民的神经。

  在众人支持下,狮环屯负责人张刚正找到镇政府,表明改造村庄的决心,希望得到支持,却碰了一鼻子灰——镇政府的态度是,要改造村庄必须先整治环境。张刚正心里发怵的现状是:畜粪满地,污水横流,蚊蝇乱飞,道路泥泞。

  怎么办?张刚正召集村民开会,众人决定也搞“共同缔造”。村民们纷纷撸起袖子,家家户户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半年后,屯里的杂草被清除了,垃圾不见了,破旧房屋被拆掉了,还回填出一条环屯路,建好了污水管网。在通过镇里的验收后,狮环屯终于得到上级支持。村民们一鼓作气,继续硬化村道、补种绿植、砌筑水渠驳岸。昔日脏乱的村庄,一点点变得干净、通透、整洁。

  规划团队也来为狮环屯发展助阵。经过多次修改,狮环屯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如今漫步在狮环屯内,小桥流水、竹林悠悠,古风古韵的亭台楼阁让人赏心悦目。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昔日落后的村屯,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竹林烧烤区、室内足球场,每到节假日一座(票)难求。

  2022年,在江州区委组织部牵头下,板麦村成立了一家劳务公司,专门吸收村里的建设工匠、家政服务能手,向城区输出优质劳务人员。村民孙起政过去在外务工小有成就,如今回村发展,成为江州区乡土建筑工匠协会负责人。他说:“我看好板麦村的未来,希望尽自己所能,跟村民共建美丽新家园。”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7.15黄少伟陈飞燕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207/20220715_7671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