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应急管理 >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25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月20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系统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会议分享交流了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

  江苏省苏州市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坚持高位统筹谋划。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苏州市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用地供应、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新城建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新城建重点任务设立7个专班,加强对各条线部门、各属地板块的协调指导,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将新城建试点工作纳入对区(县)政府的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各区(县)的积极性。2021年,以市委1号文件发布《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新城建作为重要篇章。

  加快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吴中区太湖新城等5个试点示范区域,对示范区域的智慧基础设施改造率、智慧工地覆盖率、新建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率等提出明确要求,以示范带动试点。建立全市新城建试点项目库,根据各区(县)实际进展动态更新,细化年度建设计划。截至2021年年底,项目库中在建和建成的试点项目已达100余个,覆盖新城建各项重点任务,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亿元。

  积极推动政企合作。苏州市政府先后与华为、腾讯、阿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阿里云签署新城建合作协议,华为在苏州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助力打造智慧社区,积极推进“翼安居”智慧物业平台等项目建设。苏州市还深入对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探索成立新城建融合研究院及新城建产业联盟,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

  扎实推进重点任务

  以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为支撑,搭建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以CIM基础平台为底座,从CIM基础数据库、CIM+智慧应用和“苏住建”APP等方面推进苏州市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形成数字城市、数字建设、数字住房3个展示模块,发展CIM+智慧工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装配式建筑等智慧应用。同时,依托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引导各类数据要素有效汇聚,拓展CIM场景应用范围,突出城市特色。

  以数字化为导向,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实施瓶装燃气经营配送安全监管平台和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系统,大力推进燃气管网智能化改造和海绵示范公园建设。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积极落实智慧灯杆、智慧停车、智慧燃气等建设和改造项目。联合开展统一标识充电漫游国家标准示范验证项目。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建设,整合汇聚基础数据,实时监测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以先行示范为载体,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确定吴中区等先行区,选取条件成熟的区域及路段开展测试与示范,涵盖城市路、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多场景,并逐步向其他区(县)复制推广。在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市、太仓市等地超前布局建设“阳澄半岛智慧旅游体验”“苏台智慧高速”等示范项目。相城区发布了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Momenta GO,开发了无人移动送餐车示范应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了金鸡湖景区无人车综合示范场景,投放无人售卖机、无人清扫车及无人驾驶观光车。常熟市与京东合作共建“无人配送城”。

  以“一网统管”为目标,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分阶段启动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平台应用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基础环境体系。打造数据服务“一个库”、指挥协调“一张网”、行业应用“一张图”、业务运行“一平台”,目前已完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以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基础,集城市运行态势监测、风险预警、应急指挥等功能于一体,助力城市风险防控,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张家港市以城市运行中心为核心,打造县级城市智能体,整合城市各领域运行数据,实现城市运行“一张网”。

  以BIM技术应用为驱动,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指导意见》等6个文件,明确BIM技术应用范围,完善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全过程BIM应用的具体要求,深化BIM技术的全产业链应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苏州市围绕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全流程,形成了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和产业优秀服务商,推动建筑产业从建造到“智造”转型升级。昆山市率先建成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平台,实现装配式建筑信息共享、构件追踪、质量回溯。

  以智慧物业为抓手,推动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以设施智能化、数据共享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高效化为目标,开发新一代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结合政府统一政务服务入口“苏周到”应用,将各类数据整合对接至统一管理平台。以22个物业项目为试点,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人脸识别、高空抛物、智能烟感等,目前11个项目已完成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智慧社区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嘉兴市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系统集成,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智慧物业平台总体框架和9大应用场景40余个功能模块基本搭建完成,采集录入全市277家物业服务企业、1058个物业服务项目的数据,完成近50个物业小区的智能化改造,社区服务智慧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赋能增效明确建设重点

  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梳理政府、企业、居民对智慧社区建设的不同需求,找准重点、难点、堵点,编制重大需求清单,厘清业务链、数据链,以智慧物业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区建设。

  围绕政府需求,推动数字赋能。聚焦物业管理职责边界不清、部门执法进小区难、物业维修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监督管理难等突出问题,搭建一体化智慧物业监管平台,整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资源,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发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一张图、物业项目管理一张图、感应感知设备一张图和物业服务政策标准一张表的“三图一表”应用功能,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等进行实时监管、精准评价。

  围绕企业需求,促进管理转型。聚焦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规范、收费信息不透明、管理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结合城镇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大力推进小区设施设备智能化改造,开发“物业管家”等应用功能,为企业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开发“红色物业”等应用功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居民参与物业服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供渠道和手段,为召开业主大会、达成决议等提供便捷渠道,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围绕居民需求,推进服务升级。聚焦社区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以及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依托智慧物业平台,开发公共服务“社区乐享”应用功能,接入政府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功能,将各类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开发“便民服务”应用功能,引入居家养老、远程医疗等生活服务类商户,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开发“社区邻里”应用功能,发挥邻里沟通纽带作用,创建新型和谐社区。

  创新驱动拓展应用场景

  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创新,不断提高行业管理和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智能化监管模式初步建立。打通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的数据,实现业务协同,并充分利用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全景式展现物业服务企业、物业项目、感知设备分布状况。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评价体系和数据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评价、动态评价,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倒逼物业服务企业规范服务管理行为,净化物业服务市场环境。

  数字化治理模式初显成效。通过红色物业等应用场景建设,发挥社区党员在议事等方面的作用,增加社区居民与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间的黏性,畅通居民反映诉求渠道,最大限度消除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围绕社区服务短板,依托智慧物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在生活服务方面,建立社区购物、云家政等子场景,打造菜篮子、家政服务等功能模块,打通商户和居民间线上服务通道,让社区居民享受快速便捷的生活服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建立社区5G云诊室,慢性病患者可与当地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视频问诊,“面对面”交流病情,远程配药、购药。在居家养老方面,给社区孤寡老人家里的水电表装上感应设备,对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和处置。

  梳理任务完善制度支撑

  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保障措施,推动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

  加强制度保障。以立法推动智慧物业建设,新颁布的《嘉兴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物业管理数字化平台,推进智慧物业建设,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制定《嘉兴市浙里物业服务监管多跨场景(智慧物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聚焦现代物业发展,聚力打造“九大应用场景”,推动物业服务管理数字赋能。编制智慧物业建设数据标准规范,为基础数据平台和企事业单位数据接入提供支撑,为推进智慧社区工作夯实制度基础。

  强化技术支撑。依托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等机构,设立智慧社区实验室,聘请知名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标准体系、新技术应用等重点课题研究,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提供技术支撑。与国内高科技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支撑。

  完善运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基础数据库建设、运行平台搭建。发挥国资企业作用,成立国资主导的智慧社区运营公司,积极吸纳家政服务、餐饮购物等经营服务企业参与智慧社区运营,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增添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自2018年启动试点至2021年12月,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73个,惠及居民68万户。2021年计划改造的831个老旧小区已全面开工。

  多措并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健全居民参与机制。重庆市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消防设施等21项基础类应改必改清单和18项完善类、提升类清单。制定调查问卷、申请材料等示范文本,指导街道和建设单位通过居民提议、大家商议、社区复议、专业审议、最终决议的“五议”流程,带领群众实现“菜单式”选择改造项目。如,两江新区邢家桥社区实行党员干部包片,确定房屋渗漏、排污等12项应改必改基础类改造任务和环境绿化等11项完善类、提升类改造任务,将群众预期由“盼拆迁”转变为“愿改造”,支持率由最初的23%上升到接近100%。

  统筹提升社区服务。部门协同“横向到边”,重庆市政府明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落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2个部门具体职责,细化老旧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等各类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清单。上下联动“纵向到底”,以年度改造项目清单为基础,社区、街道、区县自下而上逐个对接项目和改造事项,统筹推进补齐养老托幼等功能短板。2021年,同步改造养老托幼等服务设施150余处、新增停车位9409个、改造无障碍设施2636处。统筹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健全创建标准,指导82个社区先行开展市级示范创建,目前已有40%以上社区参与并达到创建标准。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居民自主选择专业物业服务、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自治3种模式,细化房屋养护等6大类、25项物业管理提升标准,由街道组织社区、业委会或居民小组做好居民意愿征集、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等工作。如,渝中区采取“党建+物业”模式,所辖社区均组建了物业服务中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给予每月0.1~0.3元/平方米的物业服务费奖励。

  拓展老旧小区改造筹资新渠道

  资金合理共担。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类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务集团、燃气集团等专营单位重点投入改造水、电、气、信等管网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有经营性收入的反哺一点,有产权单位的对房屋公共部位维修和共用设施改造等补助一点,居民在加装电梯、拆换雨篷等方面出资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自筹一点,实现“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2021年,完成投资8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51亿元,金融贷款9亿元,企业和居民等社会筹资24亿元。

  市场主体参与。重庆市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建融智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撮合平台,区县政府面向企业用户发布项目需求,通过平台多维信息筛选,实现政府项目与企业的精准撮合,已授信37亿元支持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如,九龙坡区红育坡等片区改造项目,政府提供1400万元引导资金,市场主体投入7000万元资本金,成立特殊目的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2.8亿元,采取“改造—运营—移交”方式运作项目。政府将市政配套、公共服务等设施委托给特殊目的公司运营。特殊目的公司负责全过程投融资、设计等,挖掘片区内停车等盈利点,形成一体化招标、一揽子改造、一本账统筹、一盘棋治理的可持续改造模式。

  引导居民出资。通过直接出资、提取住房公积金等方式,引导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针对居民出资意愿最集中的加装电梯项目,制定集中采购工作方案,建立电梯企业目录库并公开承诺优惠条件,以街道、国有企业或规模化实施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街道为基本单元,摸底调查,编制方案,推动规模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研究出台措施,支持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2018年~2021年,已累计加装电梯3440部,居民合计出资约12亿元。

  以老旧小区改造带动片区品质提升

  2021年,重庆市60%以上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片区统筹改造方式实施。

  坚持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由专业设计师、工程师进社区全面评估建筑、环境、配套设施状况,形成“改造+投资+运营”整体策划方案,盘活小区及周边存量资源,增加项目盈利点。如,南岸区南坪正街新街片区改造项目打造“重庆烟火2.0”商业街区,项目累计吸引社会投资8000余万元,带动社区新增就业860人,建设“机构+社区+居家”三合一养老服务中心,开办“社区惠老食堂”,惠及6000余名老年人。

  挖掘历史文化、社区特色。围绕独具特色的山城风貌,以历史文化街区、老建筑为基底,着力打造特色立体街巷空间。如,沙坪坝区环磁器口片区将改造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文旅发展相结合,管控好城市天际线、山脊线和水岸线,提炼出青石板、条石堡坎等建筑文化符号,打造传统巴渝古镇风貌。

  挖掘老旧小区潜在价值,激发社区消费新动能。重庆建信住房公司探索“存房”业务。居民将闲置住房委托建信住房公司对外出租,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建信住房公司对闲置住房进行改造装修,配置家具、家电后用于租赁运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需求。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坚持“走在前、作示范、当标杆”,采取“法治引领、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全民共建”四大举措,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法治引领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湖州市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地方性法规。在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中,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中,明确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要求……系统构建了从城市到乡村、从行为规范到法律义务的完整法治体系。

  配套制定相关政策体系。出台规范性文件20余件,覆盖居民小区、行业单位、垃圾源头减量等10个方面,并发布了城镇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四定”建设与管理规范等4个地方标准。

  强化法规宣传贯彻执行。全面落实各级法律法规要求,以法律法规执行检查为抓手,建立市人大依法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到基层开展网格化监督。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报告,召开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专题询问暨人大代表问政会,并组织市人大代表对各行业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暗访检查。严格执法,有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从制度规范转化为个人行动自觉。

  注重系统建设
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紧盯前端分类投放。要求新建居住小区应设置垃圾清运房、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收集点。建设3000余个分类驿站。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洗手台等驿站设施开展排查整治,合理设定驿站开放时间,让居民更方便投放垃圾。

  加强中端收运管理。对小区生活垃圾实行“二次清运”,即每天早、晚投放时段结束后,立即组织垃圾清运。通过车载监控设备智能抓拍等方式,杜绝垃圾混收混运现象。撤除沿街大容量垃圾桶,通过垃圾分类车上门收运方式,督促沿街商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强化末端分类处置。目前,湖州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4座,处理能力415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场4座、区域化厨余垃圾堆肥站16个,处理能力1436吨/日;配套建设了大件及装修垃圾处理设施等,总处理能力达7500吨/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市县全覆盖,完全满足分类处理需求,并预留适当发展空间,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厨余垃圾直运到厨余垃圾处置中心进行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其他垃圾通过大型中转站压缩后,运往焚烧厂发电;可回收物分拣打包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暂存后,运往有资质的单位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生活垃圾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利用。

  加强城乡统筹
全域同步推进分类工作

  在设施建设上,以城带乡。综合考虑城乡需求,科学谋划处置设施选址及规模,确保品类对应、能力匹配。厨余垃圾采取集中处置、区域化处置相结合方式,其他垃圾实行一体化焚烧,做到生活垃圾不出县、全分类、全处置。

  在基层治理上,以乡促城。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建立党员干部“双联系双报到”制度,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联系结对1个村党组织、1个社区党组织;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联系结对村(社区)党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报到。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业委会—物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在运行机制上,城乡互补。新交付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原则上直接由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街道根据平均补助标准及实际入住户数给予物业服务企业相应的资金补助;鼓励条件成熟的老小区逐步转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农村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由若干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出资,成立“强村公司”,在开展物业化、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负起协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

  深化共治共享
推动分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生活垃圾分类。通过税收优惠等举措,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垃圾分类产业,先后吸纳各类社会资本近20亿元参与17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上,盘活社区和环卫闲置管理用房、老旧垃圾中转站等,改建为共享使用的回收站点,组织社会零散的垃圾回收人员,创立特色回收品牌,高于市场价5%~10%收购可回收物等。

  引导金融政策向生活垃圾分类产业倾斜。出台指导意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标杆对象的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生活垃圾分类企业和项目,提高生活垃圾分类企业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依托湖州“绿贷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垃圾分类贷”专项产品,对生活垃圾分类企业开展绿色等级评定,实行差别化贴息奖励。

  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与本土高校联合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院,改进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编写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教材,对生活垃圾分类从业人员开展分层分级培训。创新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便民服务中心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室,开通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热线,上线微信小程序“湖垃圈”,实现线上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查询分类设施等,助推群众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关键词:城市内涝治理
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治水方略,持续推进内涝治理工作,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明显提升。

  做好城市内涝治理的制度设计

  加强规划统筹,推进多部门协同。严格保护自然水域、坑塘等河湖水系。统筹防洪排涝规划、排水防涝规划、水系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等,以“多水合一”的治水理念,多部门共同参与,既各司其职又目标统一。

  调整城市竖向规划,精准识别风险。2020年,福州市开展《闽江北岸洪涝风险区划及地块竖向规划》和《南台岛内涝风险区划及竖向规划(修编)》编制工作,合理优化调整地块、道路竖向高程,并依据新高程全面修订内涝风险图,指导低洼区域快速改造。

  划定内河警戒水位线,科学调度。依据管网排口高程和地面高程,划定内河警戒水面线。内河水位低于警戒水面线时,可确保地块、道路雨水顺畅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内河。一旦内河水位高于警戒水面线,立即通过泵站抽排、河湖水系联调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内河运行水位,确保排水顺畅。

  健全制度,保障城市蓄滞空间。2019年,福州市修订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对城市内河以及蓄滞湖体实行名录制管理,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河流水面以及蓄滞空间,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未来城市开发过程中不随意填埋沟渠坑塘,确保城市水面率和蓄滞空间只增不减。

  系统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福州市立足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山洪穿城而过、汛期闽江洪水潮水顶托的独特现状,采取“上截、中疏(蓄)、下排”的治理策略,实施一系列排水防涝工程。

  通过源头减排控制地表径流。福州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等对老城区下垫面进行改造,新建72个小排水单元的雨水调蓄池。同时,在所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中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加强雨水径流管控,最大限度促进源头减排,实现雨水削峰调蓄。

  实施山洪防治工程。在主城区北部山区环城建造一条30公里的排洪隧洞,将山洪拦蓄后通过隧洞直排主城区下游的闽江,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削减5年至50年一遇的山洪洪峰,实现“高水高排”,缓解主城区排涝压力。

  连通河湖水系拓展蓄滞空间。2017年以来,福州市结合水系综合治理,打通断头河13条,清淤疏浚河道295万立方米,新建、扩建6个城市湖体,新建80座各类调蓄池,城区增加有效可调蓄库容360万立方米,蓄排能力显著增强。

  改扩建雨水管网和路面排水沟。“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全面清疏全市2500公里雨水系统。系统分析易涝点,按照“一点一策”的做法,逐步对老旧雨水管网进行提标改造。在短期内没有条件实施改造的区域,通过增设路面快速排水沟的方式提高排水速度。

  实施沿江闸站扩能工程。新建魁岐二站等排涝站,沿江泵站强排能力由303立方米/秒提升到780立方米/秒。新建闽江直排工程,城区行洪主通道行洪距离减少约6公里,城区行洪时间由原来2小时缩短为45分钟。

  系统提升排水防涝工作管理水平

  整合机构,提升管理效能。实现排水防涝管理“一盘棋”。将原隶属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的涉水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实行“多水合一,厂网河一体化”的管理,高效统筹调度城区上千个库、湖、河、闸、站等,实现防洪、排涝、调水、污水治理一家统管。

  建立平台,保障统一指挥。建设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手段,建成感知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调度决策、自动化控制3个系统指挥调度体系。整合交通、城市管理、气象及水务、地铁、在建工地等多方资源,打造集“风情、雨情、水情、工情、警情”为一体的排水防涝“一张图作战”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事前预警预报、提前布防;事中辅助决策、统一指挥;事后灾后评估、优化系统”的全过程管控目标。

  强化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建成排水防涝应急道班点5个,计划再新增6个,组建320人的排涝抢险队伍和10支排水防涝党员突击队,实现城区二环内半小时、二环外1小时的快速应急处置。配备25台“龙吸水”大型抽排设备、60台动力站、32辆高扬程泵和21台潜水泵等设备,移动排水能力达7.2万立方米/小时,应对不同场景的排水抢险任务。

  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依托市联排联调中心成立了城区排水防涝指挥部,按照市、区两级分工及在建项目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包干的防内涝工作机制。编制城区排水防涝应急预案,明确和规范不同响应等级的启动条件、调度规则、人员设备物资配备和签到值守等要求,实现统一预案、统一号令。同步建立易涝点责任人、雨水排口责任人、防内涝网格化巡查以及排水防涝考核等制度,确保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

  下一步,福州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内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把福州建设成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关键词: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合肥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初步实现前端传感器精准感知、监测系统精准分析、监测中心精准推送、多方联动精准处置“全链条”管理,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
构建风险防控空间分布图

  合肥市组建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公室,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构建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将地铁隧道和车站、人防坑道、地下管廊等地下空间纳入系统管理。建立管线竣工测量单位管理库,落实测量单位责任,推行地下管线“同施工、同测量”,将管线竣工测量纳入市政设施绩效考核,实施检测单位信用管理,确保地下管线数据质量和数据动态更新。广泛应用普查信息成果,累计为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管线置换等方面工作提供约20万公里管线信息,节约探测费约4亿元,减少了“马路拉链”现象。

  依托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各类基础设施的特点属性、建设年代、位置分布、材质状况、地质情况等要素,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全面梳理、辨识、分析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风险隐患,划定风险隐患范围和风险级别,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将各类风险叠加到地下管网运行“一张图”上集中展现,分类制定监控实施方案。对重点区域进行地上、地下基础设施三维建模,包含风险隐患点、危险源、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防护目标等信息,实现关键区域“一图览”。

  建设安全运行监测系统
成立实体化运作的监测中心

  投资10.5亿元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一、二期工程,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市政桥梁、综合管廊、消防、水环境八大领域,覆盖2100多公里管线、51座桥梁。根据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风险情况,精准部署感知探测器,先后布设100多种、8.5万余套前端感知设备。依托物联网技术自动汇聚前端感知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对异常情况主动显示,自动分析研判预警,一键推送相关部门处理。一些先进技术已在监测系统中使用。如,适用地下空间恶劣环境的专用燃气探测器,空间使用寿命突破5年;供水管网泄漏检测智能球,25公里范围内泄漏定位精度达到2米,填补了国内空白。系统运行4年来,累计预报预警燃气管网泄漏、沼气浓度超标、供水管网泄漏、路面塌陷等突发险情6000多起,全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降低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

  依托运行监测系统,先后开发了防范燃气爆炸、管网漏损、城市内涝、桥梁垮塌等20多个智能化场景应用,平均每天处理数据500亿条,平均每月推送预警信息92.8条,已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216起、供水管网泄漏64起、水厂泵站运行异常45起、重型车辆超载4705起,并全部做到了及时处置。2021年7月,合肥市针对城镇燃气风险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主动防控能力,建设了燃气工商用户监测物联网、轨道杂散电流腐蚀燃气管道监测系统,搭建了液化石油气监管预警平台和燃气联动抢险平台。

  成立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承担监测值守、分析研判、辅助决策三项职能,建立7×24小时值守制度、预警信息分析研判制度、风险分级报送处置制度等,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行业主管部门和运管企业,重大风险信息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为风险现场处置提供位置区域划定、泄漏点溯源等技术支持,对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趋势研判。由领导小组对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当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

  完善运行监测法规和标准规范
拓展监测成果应用

  出台《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城市生命线工程运行监测技术规范、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规程等,构建运行监测标准体系,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有法可依。

  集聚科创资源,推进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研究。合肥市与清华大学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坚持“科创+产业”,加快自主创新产品开发,累计投入16亿元建设研发平台,每年提供6000万元科研经费,并为科研人员提供住房保障、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成世界耦合灾种最多、亚洲最大的公共安全科技基础设施——巨灾科学中心。104项专利技术已应用到供水、排水、燃气、桥梁四大领域。

  合肥市主动拓展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成果应用,综合分析监测信息,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及时有效消除运行风险。先后开展城市老旧燃气管网三年整治,对585公里的铸铁管网和老旧管网集中置换;开展液化石油气整治行动,完成88个小区、1.6万户管道改造,液化石油气餐饮业用户全部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开展积涝点整治,全市完成改造19处。

  关键词:城市治理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山东省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

  青岛市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2021年召开5次会议,部署推进市容环境整治等17项重点工作。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市直部门、区、街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市容环境巡查督导和统筹协调联络工作。

  针对窨井盖、“僵尸车”等城市治理顽疾,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逐个问题、逐个环节理顺市直部门和市、区、街三级的职责边界,落实职责清单,建立疑难问题会商、执法联合检查、部门信息共享的协同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牵头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2021年,市纪委监委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专项监督检查,制发监督检查建议11件,批评教育和处理99人。

  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原有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投入财政资金3400万元,建设涵盖城市运行、行业监管等领域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聚焦市容市貌管理、户外广告等市容景观实时监测和社会公众监督等城市治理功能,向上与国家平台、向下与区(市)平台对接联通,形成“1个市中心、10个区(市)中心、若干个街道工作站、304个作业单元”智能一体化工作体系。

  夯实信息数据基础。对190多万个燃气、供热、环卫等城市管理部件进行普查,标识编码并录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环卫作业车辆、燃气站点等物联感知数据和无人机、视频采集车等智能终端数据实时上传平台。打破青岛市公安局等28个相关部门和区(市)的数据壁垒,4万余路有效视频监控数据在平台上实现了共享。

  开发城市管理应用场景。与10余家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发38个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平台上运行24个应用场景,在智慧环卫等方面实现了智能监管。如燃气智能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前端感知等设备,实现对燃气管线、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区域24小时不间断监测;建筑垃圾监管系统可以实时远程监控全市建筑工地、运输车辆、消纳场所,大幅降低了渣土车违规率、事故率。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统筹调度,日均处置事件1.4万件,流转时间由以前的30分钟缩短至1~2分钟。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开展“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以“清零决心”向违法建设、占路经营、露天烧烤等乱象发起攻坚。市领导包区督导,周调度、月考核。青岛电视台开设《问政青岛》专题节目,每月拍摄问题曝光片,在市政府常务会上播放,问责考核连续2次排名末尾的街道。行动开展以来,共拆除各类违建524万平方米,整改提升老旧楼院202个。

  开展户外广告治理,坚持“统一规划、协调美观、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户外广告招牌实行规划、审批、管理等环节全生命周期监管。出台户外广告招牌设置总体规划,各区制定详规。实施户外广告招牌增品提质工程,打造前海一线、金家岭金融区2个示范区;结合商业街区建设,打造星光里等9处招牌特色街。拆除无规划点位的户外广告。

  提升城市管理执法能力

  深入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全面开展“星级中队”创建。建立执法培训常态化制度,组建执法专家库,开设培训班,实现培训全覆盖。出台《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建立执法监督评价机制。推进“非现场执法”,借助信息采集车、无人机等设施设备,在跨门经营、运输车撒漏等方面实现调查取证、处罚告知等执法全流程线上办理。

  成立40人纠察小组,排查漠视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和队容风纪不整等执法问题,2021年累计检查1.2万余人次,处置人员155人次。

  构建城市治理格局

  在网站等处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将每年10月16日确定为“公众开放日”,定期开展“开门迎评议”,听取群众呼声。创新开展“个十百千万”工程,围绕打造一个“全民城管·温馨家园”活动品牌,组织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媒体记者等组成十支队伍,选聘百名城管公众委员,推选千名市民代表,组建万名志愿者队伍。2021年1.2万名志愿者参与到“人人动手、洁净家园”活动中,清理卫生死角1.2万处。推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同9.2万户临街商户签订责任书。

  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实行“三长一站”工作模式,即街巷长、楼院长、区片长和城市治理服务站,由街道、社区干部担任服务站站长,退休人员、网格员以及执法人员等组建成“站长组团”,市民将发现的问题反映在“站长组团”微信群内,责任人自行认领或站长交办,让小事不出社区就得到解决,保证“小事不过天、大事不过周”,形成解决问题的“微循环”。目前青岛市已组建1126个“站长组团”。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1.25邱修海孙思妍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202201/20220125_7642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