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舆情关注 > 市监督总站组织召开轨道监控项目2022年首季度视频通报会

市监督总站组织召开轨道监控项目2022年首季度视频通报会

发布时间:2022-04-29作者:佚名来源: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为督促轨道工程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化解安全质量风险隐患,2022年4月21日上午,市监督总站组织召开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状态监控检查和检测情况2022年首季度视频通报会。市监督总站有关领导、轨道部各监督科室、轨道监控项目合同单位以及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参建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监督总站通报了2021年施工标段和施工企业评价等级结果以及2022年首季度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状态监控检查项目开展情况。2022年首季度对本市在建的13条轨道交通线路开展监控检查211标次,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抽测6个车站、1个区间和1个车辆段,起重机械抽测51台次,风险趋势双周研判、权威专家诊治、危大工程专家论证评估同步监督、施工前条件核查评估同步监督以及土体加固检测等多项工作均按计划开展。轨道监控项目合同单位代表分别对2022年首季度实体质量检测、起重机械检测、监控检查情况以及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专家汇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内涝安全风险管控初步研究成果。

  轨道公司安全总监曹伍富根据通报情况提出:一是将监控检查和检测成果纳入到企业内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对施工企业和标段进行差异化管理。二是加强与市监督总站的沟通和对接,强化问题靶向治理,提高安全质量隐患整改时效性。三是认真开展汛前专项检查,全面排查轨道工程风险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为汛期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最后,市监督总站向力保“两节、双奥、两会”安全平稳局面的5家监控项目合同单位和轨道工程各参建单位所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并就做好轨道交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结构防水治理。各参建单位要抓好防水施工质量管控,严把防水材料质量关,强化防水细部做法规范性和结构自防水有效性,新建工程要做好防水体系优化设计,力争取得较好的结构防水治理效果。二是严格按图、按标准施工。各参建单位要提高重视程度,建设单位要负总责,深刻吸取历年事故教训,尽快摸底调查使用白图施工的现状和数量并编制台账,协调设计单位抓紧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逐一销账。三是持续强化起重机械管控。各参建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维保单位选取、易损件储备、机械档案与实体机械一致性审核等方面的工作,禁止大型起重机械“带病”作业,逐步提升整机合格率。四是合理安排工程验收工作。建设单位、各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牵头做好验收总结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在管理力量保障、方案变更手续、安全质量隐患消除等方面加强管控,确保今年的验收工作顺利开展。五是提前谋划好防汛工作。与既有线连通的在建工程,必须设置符合质量要求的挡水墙,确保既有线的运营安全。邻近河湖水系、大口径雨污水管线等工程,各参建单位要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障工程应急排水能力,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万万无一失”。六是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建设单位应牵头组织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等,在施工现场建立项目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一线党员质量安全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水平提升。七是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参建单位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绷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根弦,摒弃侥幸心理、防止松懈滑坡,严格落实我委及轨道公司各项疫情防控制度要求,科学精准落实各项措施,定期全员核酸检测和重点部位核酸检测,劝导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员尽快完成接种。八是加强人文关怀,关爱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建设单位和各施工企业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组织务工人员入场体检和定期体检,倡导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急救室,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应急救治设备,强化全员应急救援培训,提升项目应急救护能力。


原文链接:http://zjw.beijing.gov.cn/bjjs/xxgk/zwdt/325814463/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