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聚焦民生 > 【牢记嘱托】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助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牢记嘱托】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助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时间:2020-03-09作者: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中,广州在垃圾分类实践中形成的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抓手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为社区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工作中释放出了强大的动能,作出了积极贡献。


防控期间,保洁员在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消毒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为社区党员带头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现实样板

  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开展垃圾分类服务为社区基层开展工作储备了党员力量,各社区党组织因此得以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党员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在之后的工作中,党建引领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党建大喇叭开播健康知识、流动宣传车开进大街小巷;服务小分队入网、入格、入社区,开展地毯式追踪排查;党员突击队包路包岗、值守公交地铁站,贴心服务送到家;引导居民线上申报健康状况,建立来穗人员健康档案;设置外来人员集中留观点免费吃住,小区村社协同防控成效好。社区党员还积极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在社区卡点值守、对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登记、体温测量、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切断病毒向社区传播的渠道,同时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有了党建引领这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在危难关头展现出的责任担当成为社区居民齐心抗疫的定心丸,封闭管理时期的社区稳定,离不开党员的无私奉献。


党员志愿者迅速行动,为居民测量体温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高速有效的组织保障

  早在2019年底,按照《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程指引》,全市1580个基层社区均已建立健全对接垃圾分类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在疫情扩散,实施社区封闭管理后,在大部分社区,垃圾分类联席会议迅速扩展职能,纷纷担起防控指挥部及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起快速沟通辖内机团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保洁公司、业主委员会的反应渠道,为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越秀区都府社区抗疫三人小组

  垃圾分类动员体系,为疫情防控科普提供直达家庭的宣传渠道

  依托垃圾分类动员体系,借助楼长、志愿者入户等机制,大部分社区已经建立起直达家庭的垃圾分类宣传渠道,疫情防控打响后,这些渠道成为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发动居民参与疫情防控的最速通道。而社区垃圾分类微信群、公众号等工具,更是成为公告疫情信息、科普废弃口罩分类投放的阵地,其在垃圾分类宣传过程中体现的专业性及积累的居民信任度,更极大提升了防控知识宣传的效果。


社区党员先锋队开展防控宣传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为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管理护航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就是对防控疫情尽一份力。城管系统对环卫体系和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做了周密的工作部署。广州建立的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投放模式,有效避免了源头各楼层的交叉污染,定时投放点配备洗手液和擦手纸,便于居民投放垃圾后洗手消毒。每天对定时误时点消毒,减少感染源,生活垃圾密闭分类运输有效避免污染。分类运输也减少了生活垃圾对社区外环境的污染,可有效遏制病菌滋生,有助于社区居民身体健康。

  而口罩的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处理,则是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的体现。良好的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让居民第一时间认知到口罩分类投放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而在垃圾分类体系的支撑下,社区能够迅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不仅大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更便于环卫工人后续分类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控期间,居民也能保持良好的分类习惯


社区能够迅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时代之选,更是时代之需。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是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支撑下,探索出易推广、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并在这次抗击突发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动能作用。时代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个人命运与整个社会休戚相关,这一点也通过此次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一致抗疫充分表现出来,相信在这套体系的支撑下,我们的垃圾分类,必将取得成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