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建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稽查执法 > 证监会科技监管“第一枪”:稽查执法科技化建设规划落地

证监会科技监管“第一枪”:稽查执法科技化建设规划落地

发布时间:2019-05-21作者:来源:

  在去年底证监会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项学习会议上,主席刘士余提出了2018年的四个重点方向,其中一个就是:大力推进科技监管,提升监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着力提升监管本领。

  如今,资本市场科技监管的政策,正从监管理念一步步变成现实。5月25日,证监会推出了第一个科技监管的落地举措——正式发布实施《稽查执法科技化建设工作规划》(下称《规划》)。

  “要抓紧落实科技化执法工作方案,重点推进数据集中、数据分析工程,对违法违规行为快速进行深度识别。”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深圳举行的稽查案件线索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对于方案的推进做出了明确表态,同时表示,将以科技运用为驱动,提高线索分析处理智能化水平。

  这是证监会为应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而计划建设的“六大工程”。

  “以办案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共享为原则,以管理为主线,以质量为保障,以技术为支撑,全面建设覆盖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各个环节。”证监会在介绍该方规划时称,希望通过六大工程,形成实时精准的线索流,实现线索发现的智能化;形成办案管理的程序流,实现执法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形成调查处罚的标准链,实现执法标准的规范化、一致性;形成智能实用的工具链,实现办案工具运用科技化。

  所谓六大工程,是指数据集中工程、数据建模工程、取证软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案件管理工程、调查辅助工程。

  根据规划,未来将形成兼容性强的执法大数据平台,同时,运用机器算法提供线索发现、类案调查模型、疑难案件突破等案件调查智能解决方案,开发统一兼容且针对主体、资金、交易关联等取证需要的电子取证工具集,构建证据审查、行为认定、处罚裁量的智能控制体系,,对稽查处罚全链条进行信息、程序和流程的自动管控,实现案件从线索、调查、审理、处罚、复议、诉讼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建设类案比对、法条推送、语音笔录、文书生成、电子送达等执法辅助工具集,为案件查办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随着近年来证监会稽查执法加强,案件查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最新数据显示,近两年证监会稽查部门共受理案件线索1228件,启动各类调查1029件,60%成案率。再加上市场结构和交易技术发展,证券期货违法犯罪隐蔽性、复杂性不断加大,违法案件主体关联隐蔽、行为交叉竞合、手法复杂新颖,对稽查执法带来新的挑战。

  证监会主席助理黄炜近日赴深圳,出席稽查案件线索工作调研座谈会,该会议也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做出部署。

  证监会在会上表示,目前在稽查执法方面还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舆情关注的热点问题案件线索反应不及时、市场质疑的不当交易线索反应不充分、线索内容的要素质量和精准程度仍然不高、线索来源渠道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化分析处理能力还需要加强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技监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证监会表示,下一步稽查执法将从多个方面加强,一方面,将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法律责任规定的违法行为都要纳入线索工作范围,对于至今没有具体查处案例的违法行为类型和领域,要重点关注、形成突破。另一方面,全面拓展线索发现的渠道,进一步健全类型化的线索报送标准,健全线索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完善重大线索快速反应机制。同时,还要以科技运用为驱动,提高线索分析处理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在本周组织召开了科技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该委员会由16位两院院士、高校学者、企业界专家等组成。

  根据会上透露的信息,证监会信息中心目前已在研究制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证监会将根据上述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主体架构再作修改,并尽快提交下一次会议审议。

  证监会在全体会议上表示,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性机遇,实施资本市场大数据战略,推动构建人力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监管新模式。在电子化、网络化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科技化、智能化监管问题。

  监管科技在稽查执法领域的应用,只是一个开始。证监会表示,将紧紧围绕证监会各项监管职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政审批、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监管等工作环节加快行动、有所突破。同时,提升金融风险的甄别能力,实现穿透式监管、全面性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建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建内参 c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